“農民不耕田,農機過冬眠,春秋忙兩季,一年閑半年?!边@是過去農村居民過冬的真實寫照。眼下正值冬季農閑時節,在洪廣鎮廣榮村,昔日悠閑的村民們開始經營起了溫室大棚種植,讓農閑時節成了賺錢的忙季,一年四季都有產出,村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有了盼頭。
隆冬時節,室外寒冷的少見人影,而在賀蘭縣洪廣鎮廣榮村的溫室大棚內卻圍著一群人,正忙得熱火朝天,他們將經過發酵的培養料修整成高約15厘米,寬約20厘米的田壟,再小心翼翼的將菌種掰成適當的小塊塞進壟中,薄薄的覆上一層柴草和泥土,寄予著新春希望的赤松茸菌種便種好了。
洪廣鎮廣榮村黨支部書記 蒙智明:自2020年廣榮村整個脫貧出列以來,我們的工作重心 由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為了培育發展我們廣榮村的特色產業,我們就申請項目資金建設了28棟日光溫棚。從過去的老百姓靠務工來收入轉向了他自己參與到產業項目里來,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據村書記蒙治明介紹,自2020年廣榮村整村脫貧出列以來,要穩住脫貧攻堅取得的好成效,持續增加村民的收入,就需要在通過“輸血+造血+活血”的方式,趟出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而特色產業便是筑牢鄉村振興的“壓艙石”,這兩年,村里著力在特色產業上謀思路、下功夫。2021年11月,廣榮村申請了531萬的項目資金建設了28棟日光溫棚,出租給有種植意愿的村民。由于是頭一次種植日光溫棚,對棚內溫度把握不準,便選擇試種喜陰耐寒的赤松茸,邀請賀蘭縣欣榮和食用菌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金河全程為村民提供技術指導,培養料和菌種的提供以及成品的銷售,從種到收全程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
賀蘭縣欣榮和食用菌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 張金河:種菌種最主要的好處是投資不大但收益高,這一個棚能收6000斤,我承諾的就是我賣多少,給村民就給多少,這么大的棚應該能賣四五萬元左右。
村民浦亞平今年也租了一棟溫棚,常年外出務工是他家里的唯一生計,今年村里建設了日光溫棚,他的致富路子也活了起來,租一棟溫棚,讓妻子照看,給她也找個活計,自己才42歲,身體康健,還可以繼續出去打工掙一份收入,夫妻二人都忙活起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浦亞平笑呵呵的對記者說道,日子肯定是越過越好了。
依靠科技改善現代農業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對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張金河告訴記者,常年種植食用菌,讓他對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了如指掌。他希望,村民在他的指導下不僅可以學到赤松茸種植技術,還可以依托種植赤松茸增加收入,變“輸血”為“造血”,用“內力+外力”的方式,寫好鄉村振興的新答卷。